“一二三四五,上山打老虎。”这首童谣我们从小就耳熟能详,但你知道这其中的一二三四除了代表数字外,还能代表什么吗?对了,它们还代表了声调,而声调又与平仄密切相关。但等等,别急,别一听到“平仄”就想到那些古板的古诗、古文。今天,咱们就用接地气的语言,好好说说这一二三四声怎么分平仄。
首先,得明白什么是平仄。在古代汉语中,平指的是平声,仄指的是上、去、入三声。简单来说,现代的普通话中,一声(阴平)和二声(阳平)大致相当于古代的平声,而三声(上声)和四声(去声)大致相当于古代的仄声。但要注意的是,这里只是大致相当,不是完全等同。
那么,为什么我们要区分平仄呢?除了为了写那些古文、古诗,其实,平仄的区分还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感受汉语的音韵之美。不同的声调组合在一起,就像是不同音符的和谐共鸣,给人带来不同的听觉享受。
现在,我们来聊聊怎么分。首先,得有个声调的概念。在普通话中,声调有四个,分别是阴平、阳平、上声和去声,对应数字就是一声、二声、三声和四声。那么,怎么判断一个字的声调呢?这就需要用到字典了。当然,现在我们有各种电子工具可以查询,但如果你有本《新华字典》,翻一翻也是个不错的选择。
了解了声调,我们再来看平仄。前面说过,大致上,一声和二声是平声,三声和四声是仄声。但这里有个特例,就是古代的入声字。入声字在现代汉语中已经不存在了,但在古代的诗词中却经常出现。这些字读起来短促、急促,给人一种特别的感觉。
那怎么知道哪些字是入声字呢?这就需要一些经验了。但别担心,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方法来大致判断。比如,一些常见的入声字有:发、国、急、直、革、合、白、石、札等。当然,这只是一些常见的例子,并不全面。
那么,怎么在实际中运用呢?比如,你在读古诗时,可以根据平仄来判断停顿和重音,这样读起来更有韵味。又比如,你在写作时,可以通过平仄的搭配来增加文章的音韵美。
当然,平仄的学问还有很多,比如古代的平仄规则与现代有所不同,还有平水韵、中华新韵等不同的韵书。但咱们今天主要聊的是怎么大致区分平仄,所以就不展开那么多了。
总的来说,一二三四声,平仄知多少。虽然现代人大多不太讲究平仄,但了解一点平仄的知识,不仅能增加我们对汉语的了解,还能在欣赏古诗、写作时增加一些韵味。下次,当你看到“白日依山尽,黄河入海流”这样的诗句时,不妨想想,这其中的平仄之美,是不是别有风味呢?
转载请注明来自南京泉江苗圃场,本文标题:《一二三四声,平仄知多少》